0531-87176688

您当前的位置:新东方网 > 济南新东方学校 > 新闻动态 > 中学频道 > 高考频道 > 文章正文

全国就业率较低专业:热门专业的冷却

2015-03-10 14:19  作者:  来源:新东方网编辑整理  字号:T|T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2012、2013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共有15个专业“榜上有名”。 这15个专业中,有不少是前几年看起来“高大上”的热门专业,比如电子商务、生物科学、贸易经济、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等。
这份名单由教育部高教司整理并公布。同时公布的还有全国各省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
通过对比发现,各省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例如北京亮“红牌”的专业是音乐学、社会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应用物理学、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表演、工商管理、经济学,而上海亮“红牌”的专业则是汉语言文学、工业设计、法学、软件工程、行政管理、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数学与应用数学。即使与北京相距很近的天津,亮“红牌”的专业名单也与北京完全不同,这些专业有药物制剂、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历史学、针灸推拿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化学生物学、测绘工程、教育学。
吕老师提醒
1.所谓热门专业是和冷门专业相对而言的。正常的“热门”是有关专业人才短缺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的反映。由于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如果社会上某行业相关人才紧缺,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就高薪聘请人才,造成某一专业领域内人才一时走俏的态势。这种态势又刺激考生争相选报此专业,从而形成“热门”。一段时间以后,该专业人才短缺的状况得到缓解,社会需求下降,人才市场就以此类专业人才就业难、待遇低等现象反映出来,造成一定程度的“过剩”,成为“冷门”,诱导人们不再选报此类专业而转向其它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形成新的“热门”。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而现在“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它们是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变化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在人才市场上的作用周期,盲目挤报“热门”,有可能仅仅抓住了热的“尾巴”,四、五年大学毕业后,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上的浪费。
2、求学看城市,城市发展与高校数量的多少、名气的大小相辅相成。城市的地域、区位优势、支柱产业,与大学的气质、学科的组成息息相关。尤其是你大学毕业时,如果想留在当地就业,就一定要提前考虑到当地的经济传统和支柱产业有哪些。
也许有人会说:我干嘛非在母校所在地找工作呀,反正现在都是双向选择,我可以到更好的城市去应聘。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设想一下,北京的单位招人,它会在北京的大学里挑学生呢,还是更喜欢到西南去招人呢?如果你在东北,广州的公司通知你去面试,你是去还是不去呢?而且,再著名的大学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毫不夸张地说,除了清华北大,国内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在就业方面能够在全国畅通无阻。比如说在山东,人们最认可的是山东大学;在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在西南,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是无可争议的老大;在福建,当地人眼里除了厦门大学就没别的学校了,但是在外省人眼里,有些人甚至连厦大是重点都不知道。
附1:近两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

    论坛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