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十几年来变化不大
2015-03-06 15:33 作者:胡凌霄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T|T
想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我认为,要从这几方面入手:研究生课程大刀阔斧改革迫在眉睫;教师授课方式应转变为研究型教学;学制宜缩短改成弹性学制;适当提高淘汰率;研究生评价体系应多元化。总体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十几年来变化不大。与时代接轨的步伐缓慢,虽有进步,但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首先,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很大问题。研究生教育,不应像本科一样进行通才教育。但如今的研一就像大五,有的学校整年集中授课,按照本科生培养模式——上课、写作业、考试,没有研究性学习。很多学校研究生第一年接触科研也不多。
对此,我的建议是:取消必修课,开放全校课程,供学生凭兴趣选修;提高每门课程学分,课时增加三分之一;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
取消必修课,可以开设实用性更强的课程作为选修课来替代。同时,每门课程学分提高,课时增加,相应所需要修读的课程减少,才能彻底扭转蜻蜓点水式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数量太多,课时短,导致老师没有时间深入展开并进行研究性教学。学生无法通过一门课程,学会研究型思维。而所有课程选修,降低班级选课人数,则能实现小班教学。事实上,本科生也应小班教学——目前说,实现有困难,但研究生必须做到。
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样需要改革。从传统的授课方式——做PPT、讲课、考试转变为研究型教学。
我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学习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听过许多研究生课程。他们一个班只有10~20个人。平时学生不仅要上课,还需要做演讲、与老师探讨、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做项目。学生在一门课上花的时间非常多,但课程数量少,一学期4~5门课。
至于整个研究生阶段,花费多少时间来上课较为合适呢?我建议,从现在的两个学期压缩到一个半学期。例如,总共7门课,第一学期上4门,第二学期前半个学期上3门,后半个学期开题。甚至更大胆一点,可以考虑研究生只上5门课,一学期完成,从第二学期就开始进行科研。
除了课程体系改革,我认为,应将学制从现在的三年,改成两年正负半年的弹性学制,而非现在的一刀切。能否毕业,应由水平决定,而非在读时间。
第三,提高淘汰率势在必行。目前答辩通过率高,导致学生没有毕业压力。通过率高从何而来?背后是导师找熟人,帮学生通过答辩、毕业。研究生扩招多年,数量的增加,严重导致了自我精英化的认同感降低;网络的发展带来时间碎片化、有效时间减少的问题。为了用人单位的学历要求,混文凭的学生数量增加。对导师来说,只能通过严把答辩关,才能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
当下,就业率成了导师的负担。学生毕不了业,反而导师更有压力,这种观念必须改变。学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做好研究,发论文,提高自身水平,真正的受益者是自己,而非导师。
目前,论文已施行网上匿名评审。相比过去,这个环节有明显进步,但还不够。我的建议是,一个专业统一答辩,组织一个答辩周或答辩月,随机抽取评审老师。答辩时,学生不能提及导师。专家根据答辩情况打分、排名,比如排名倒数20%延期毕业。
最后一点,研究生质量评价应该多元化。虽然发表的文章不能全面反映一个研究生的质量,但也绝对是一个硬指标。据我所知,国外的研究生评价,同样以论文为主。毕竟学生做研究时间短,想从基础研究开始,一直做到应用,可能性非常小。而论文就集中体现了一个人某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当然,一个学生若是解决了一些实际、关键的技术问题,同样可以代表他的学术水平。
个人而言,我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上升,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相比过去,博士数量增加,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在所难免。能发表SCI论文,说明他已与国际接轨,英语表达能力提高。有些博士生甚至能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文章,这在过去是不敢想的。
现在,研究生教育确实很难,大家都是充满希望而来,又充满失望而去。导师和学生之间,从相互期望到相互失望。说远一些,为了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研究型教学应从小学开始。这个可以一步一步来,但是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已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教师)
更多大学考研文章推荐
研究生教育 教育改革 研究生课程 就业率 相关文章导读
- 2020-11-03这10所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第一名你意想不到...
- 2019-05-17就业率百分百!年薪50万!这些专业今年国内38所大学开始招生!高考家长速戳!
- 2019-02-19这11个专业就业率100%!年薪50万!有你感兴趣的吗?
- 2019-02-16让人羡慕的专业来了,就业率高,年薪50万!今年国内38所大学开始招生
- 2018-12-012019届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就业形势严峻,教育部这四点鼓励就业创业!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699989转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