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如何培养幼儿注意力
2016-01-04 14:46 作者:济南新东方学校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字号:T|T
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尚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注意,因此,其注意类型主要属于无意注意。如果家长和教师在教育上失当,忽略对幼儿有意注意的培养,就很容易造成幼儿注意力弱。一般而言,造成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有以下原因。
一、无关刺激的干扰。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鲜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并干扰其正在进行的活动。例如,幼儿正在专心操作某种玩具,如果用言语打断,“你饿吗”,“坐好再玩,别趴在地上”,或者拿来另外一种玩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受到干扰而分散。
二、疲劳。幼儿神经系统耐受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引起疲劳也是幼儿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有些家长不注意培养幼儿科学作息,晚上长时间看电视、玩耍,造成孩子睡眠不足,自然第二天无精打采。
三、缺乏兴趣。幼儿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或因某些活动过难而造成挫败感,都是使幼儿失去兴趣、进而分散注意的原因。
从以上原因入手,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培养幼儿的注意能力。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针对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我总结了一些培养幼儿注意力的经验,与教师、家长朋友分享。
一、排除干扰,创设良好环境。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幼儿起着很大的作用。幼儿在从事某种活动时,家长或教师要尽量保持安静,以免干扰孩子活动。我们园混龄班常规活动中的“走线”,就是一个排除无关刺激、培养幼儿注意能力的例子。孩子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双脚上,控制步伐与平衡,随教师一起沿白线慢慢向前走。在此过程中,即使是教师之间也要暂停语言交流,避免任何嘈杂,以增加孩子的专注度和对身体的控制力。
二、制定并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通过观察发现,周一是孩子注意力最不容易集中的一天,双休日破坏了孩子5天来在幼儿园正常的作息时间,这对孩子的学习活动极为不利。在此要提醒家长朋友,双休日不要为孩子安排过多的活动,使其过度疲劳,而要让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与睡眠。
三、教学活动要新鲜好玩、有张有弛。幼儿的好奇心特别旺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顽皮好动,正体现了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具、夸张的操作手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并通过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和求知欲。游戏的任务指向,很容易使幼儿集中注意。可以先从静态简单的游戏入手,让孩子在简单的任务中享受成就感,然后再慢慢加深游戏的难度,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及专注度。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活动必须注意动静结合,防止长时间从事单一活动而引起幼儿疲劳。
四、灵活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虽然有意注意对学习新知识有更大的作用,但它需要意志努力,容易引起幼儿疲劳。根据观察,小班的孩子一般只能保持稳定注意3分钟~5分钟,随着年龄增长,其注意保持时间会慢慢增长。总体而言,3岁~6岁的幼儿由于心理发展特点,还很难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因此,成人必须灵活地掌握教育方法,不断变换两种注意,使幼儿大脑有张有弛,不至于过度疲劳。
五、有意识地进行注意练习。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做一些目的明确的事情,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虽然我们的教具有百十种,但在孩子们开始取用之前,我一定会让他们先想清楚自己将选择哪种教具进行操作,而不能不停地更换教具。待孩子开始操作教具时,我会不断观察,对认真专注操作教具的孩子,绝不介入,以免干扰,而对于不能进入状态的孩子,我会及时地给予引导和帮助。经常有目的地引导幼儿使用有意注意,能使他们养成自觉集中注意的能力。
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他们自身的规律,其注意能力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多观察孩子,耐心去发现他们一天天细微的进步。在仔细观察孩子的基础上,我们需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成长步调,采用灵活的方法,因材施教,使他们的注意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孔翼鹏
更多小学频道文章推荐
济南新东方 幼儿注意力 教育方法 培养孩子 智力发展 相关文章导读
- 2020-11-25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6个技巧
- 2020-08-31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怎样培养孩子兴趣呢?她来解答!
- 2020-04-16店庆献礼 | 济南新东方六店同庆超级礼物“泉城”派送中!
- 2019-12-09【积分送好礼】济南新东方积分商城上线了!
- 2019-12-09【资讯】济南新东方2019年秋季中期托福Bridging教材验课圆满结束!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699989转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