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考看到很多家长在家长论坛提问,提问最多的是“孩子玩手机”的问题。
怎么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家长们的提问传达出对“手机使用”的焦虑。
针对孩子玩手机、游戏成瘾,上周五,新东方杭州学校家庭教育导师宁一鸣老师做客直播间《爸妈的烦恼 新东方时间》栏目与主持人李琳给出大家一些建议。
节目中宁一鸣老师的分析、解决方案刷新家长们以往的认知。不少家长说:“简直醍醐灌顶。”
讲师介绍:宁一鸣(右一),新东方集团家庭教育讲师、6S学习策略指导师、箱庭疗法心理咨询师、累计咨询时长800小时。
玩手机的孩子,其实需要家长的帮助
在家庭教育咨询生涯中,宁老师接受过很多家长咨询“游戏成瘾”的成因,当他问:“你知道孩子拿着手机在干什么?”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具体玩的内容。
其实,用手机玩游戏或者聊天,背后都有成因,成因不一样,解决方式也不一样。
1
从网络世界寻求
社交需求的男孩
宁老师曾接触过一个六年级的孩子,他很喜欢在网上聊天、玩网络社区游戏。
从访谈中,宁老师得知这个男孩在班级里感觉压抑、不开心,但是他在玩手机时很开心,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
其实很多看似无解的行为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原因。宁老师分析道:这个男孩并非沉迷网络,他只是想要社交。
当家长知道原因后,就可以尝试着帮孩子制造社交机会,以此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替代网络社交。
比如,妈妈尝试邀请同学来吃饭,或者带着孩子去同学家蹭饭,或帮孩子培养一个有社交属性的兴趣爱好,踢足球、参加合唱团等等。
年龄大的孩子可能会抗拒,这种抗拒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这时,我们可以用委婉的方式说,“我们去参加一个活动”,让孩子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社交的乐趣。
2
从游戏中寻找意义的男孩
一个高二男生沉迷于“吃鸡”游戏,当他的妈妈请宁老师对儿子进行咨询时,儿子说:“你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你要讲什么,但是我就是觉得现实中没意思,我就是想玩刺激战场。”
这个男孩的网瘾症结来源于他无法从现实中获得价值感,应对这样的孩子,宁老师建议我们可以通过“反馈”帮助孩子提升自我价值感。
例如,当他做有意义的事如阅读、做家务时,妈妈拍下照片、发朋友圈配上鼓励的话语,给孩子一个反馈,让孩子意识到这些行为能得到认可。
在家庭教育中,反馈是需要我们刻意营造的。
在家庭咨询中,宁老师常常建议家长每天想办法找一个点去夸奖孩子,并告诉孩子“感谢你做了这件事”。
需求不会消失,只会被替代
在节目中,宁老师介绍了一个“需求三角”模型,三角形的三个点分别是家庭、学校、自我。每一个孩子都会在这三个点之间循环。
需求三角模型
打个比方,当孩子升学后,他在新环境中不能适应。此时在学校环境中他得不到安全感,他会转向家庭、自我寻求安全感。
所以,这个孩子一放学就往家跑。那么,如果他在家里发现家庭氛围很差,父母吵架或责骂他,他家庭的安全感也得不到满足,他就会转头寻找自我的安全感,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阅读、绘画、玩乐高等。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它不会消失,只会被替代。所以,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转而向网络寻求满足。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首选手机获取满足呢?
因为玩手机的快乐来源于身体分泌多巴胺,这种激素来得很容易、迅速,但是这种快乐得到后很快会有空虚感。
想要帮孩子找到手机的替代物,家长需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参与其他活动,如看书、学习、社交、运动等,帮孩子制造机会,让孩子获得更高级持久的快乐。
比如看书、学习带来的快乐,是由身体分泌血清素带来的,它能改善情绪;社交的过程中人体会分泌催产素,它带来的喜悦能持续一整天;运动的过程中,人体会分泌内啡肽,它有助于减轻焦虑。
当孩子体会到更持久、平和的快乐后,他会生活地更积极、健康,对手机的瘾也会逐渐戒除。
心理学上说,“看见即疗愈。”
当孩子沉迷于手机时,正是家长觉察孩子问题的时候。也许他不擅长社交、在学校得不到快乐、在家庭中没有安全感,他寻求快乐的方式越来越少,只能寻求手机里的虚拟世界。
把孩子拉出来是一件长期奋斗的事,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孩子是非常渴望成功的,他出现问题时也许自己意识不到。当家长帮他找到替代物,他将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后,他便得到了一次成长,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