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87176688

您当前的位置:新东方网 > 济南新东方学校 > 新闻动态 > 中学频道 > 高考频道 > 文章正文

两会热议教改:高考改革试水能否成功

2015-03-18 15:26  作者:  来源:兰州新闻网  字号:T|T

恢复高考30多年来,这一影响着、改变了亿万人命运的考试,走到了改革的又一个关键路口。去年底,教育部出台了新一轮的改革方案,高中实施学业水平考试,高校招生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从取消体育特长生,取消自招联考……一系列的举措让人目不暇接,今年正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对新方案发表了看法。

赞成

改革切中了时代脉络

委员王长华(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我对高考改革的方向持肯定态度

家长、社会机构、职能部门等均被高考“牵制”,一考变多考从实际运行或可以起到淡化紧张气氛的作用。同时,考试的机会越多,进步的可能性越大,提供的机会也越多。招生权力确实应更多的交给学校,但目前实施起来存在困难。

委员黄德宽(安徽大学党委书记):新方案改革方向正确,是一种纠偏

从目前社会大环境的背景看,统一高考还是比较好的方法,是选拔人才比较公平的方式。新方案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也是目前较稳妥的渐进式的改革。如不分文理科,自由选择考试科目组合更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规范自主招生,取消加分等,也是一种纠偏。

疑问

新方案效果或有限

政协常委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不赞成高考改革方案

我根本就不赞成这个高考改革方案。中国高考的矛盾不是在考试本身,是在整个社会给高考造成的压力。现在中国大学毛录取率只有40%,但是却没有引导好另外60%人员的分流,所有的学生还是涌向高考这条道路。但我们的义务教育并不是培养所有人上大学,这是做不到的。所以应该鼓励适当的分流,把另外60%人员往普通劳动者的目标培养。

委员顾也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录取制度不改革高考再改也枉然

真正的高考改革不在于考试怎么考,关键是录取制度,录取制度不改革,怎么考这些东西都没多大意义,3×3也好、3+2也好、文理不分科也好……都是表面现象,不是根本问题。高考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录取问题,真正给高校录取权,否则还是你多考一门我少考一门,甚至带来很多的想不到的问题。

担忧

或引发新的不公

代表贺优琳(中山纪念中学党委书记):新高考改革方案将使农村考生边缘化

新高考改革方案增加了语文、数学的权重,史、地、政、理、化、生等学科作等级考试。这样的科目设置会使农村考生更加边缘化,农村考生语文、英语学习条件本来就差,先天性不足。随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穷的农村人口在高等教育方面已经长时间被边缘化,之前的自主招生,对个人素质的重视已经加大了城乡差距,而此次新高考改革无疑是雪上加霜。

代表刘新国(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高考自招政策改革不宜一刀切

现在的方案改为考生根据试点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结合自身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情况,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我认为自主招生不能因为一些漏洞和瑕疵就进行全盘否定,可以适当给中学一点推荐权,但是这个推荐过程一定要公开公正,让政策走在阳光下。

支招

应加快步伐,加大力度

代表李光宇(宇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考应改成国考+校考

对高考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高考制度过时了,而是现行的高考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需要通过改革建立一个新的高考模式。新模式就是“基础性的国考+个性化的校考”,即将现行一考定终生的高考模式分解为国考和校考两个部分,通过基础性的国考,尽可能让更多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能够有进入大学的机会,再通过个性化、差异化的校考,来让孩子们走进不同类型的高校。

代表王战(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应加快改革步伐取消高考分批录取

高校招生制度中分批次统一录取的规则,以及相配套的高考一考定终身、单一化录取机制作为高等教育计划体制的象征,在改革开放之后未能及时地进行调整和修正,其所造成的高校失责、学校分层、生源固化等问题,直接引发了社会对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质疑。

委员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建议让考生在当地高考户籍地录取

高考改革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不是考什么内容,怎么计算分数的问题,而是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权利。如果户籍问题暂时解决不了,可以考虑让孩子在当地参加高考,再回到户籍地录取。

点睛

坦率地说,目前的高考改革远非完美,改革方案还需要审慎实施,需要根据中小学和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高度关切公众心声,在改革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但是,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夜间或短期内成功,因此,不因噎废食,不过早地给教育改革定性,宽容地看待改革,给改革一定的时间或是当下最需要的态度。

    论坛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