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两会考点剖析:环境治理问题的哲学依据
2015-04-03 14:25 作者: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字号:T|T
环境治理问题是2015年两会的热点之一,下面在引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原文的基础上,下面为大家解析环境治理问题的哲学依据。
一、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森林草原、江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财富,必须倍加珍惜。要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拓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办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展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扩大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试点,保护好三江源。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今年新增退耕还林还草1000万亩,造林9000万亩。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二、环境治理的哲学依据
环境问题表面看是生态关系失衡所造成的,实则是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破缺导致的。环境治理问题的哲学依据就是我们在马哲中所讲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这一问题的终极归宿在于人类应在承认和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合理适当的实践活动。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有着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人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因此,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更多大学考研文章推荐
2016考研政治热点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考研时事政治 考研 相关文章导读
- 2020-12-23考研政治 命题热点专题解析精编09
- 2020-12-22考研政治 | 全年命题热点专题解析精编09
- 2020-12-22考研政治 | 全年命题热点专题解析精编08
- 2020-12-18考研13大学科难度等级,你的学科难度几颗星?
- 2020-12-17哪个省份考研最疯狂?各省考研人数汇总!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699989转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