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第Ⅰ卷(共 36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致、灰
①
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李白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
②
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
③
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④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ēi) 暄哗 B.幢(zhuàng) 宁静质朴
C.伫(chù) 纯粹 D.淳(chún) 淋漓尽至
【答案】B
【解析】A、喧哗 C、伫立zhù D、淋漓尽致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 领略 繁杂 B.幽美 领略 繁复
C.幽美 领悟 繁杂 D.优美 领悟 繁复
【答案】B
【解析】幽美:幽静美丽、幽雅|优美:美好;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悟:领会、理解;繁复:多而复杂|繁杂:多而杂乱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① B.② C. ③ D.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顿号和逗号的误用。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以此划分句子层次。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
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
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
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答案】D
【解析】A、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形容自然美景,搭配不当。B、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不能用于形容灾情,搭配不当。C、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与句意矛盾。D、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食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 1.3 至 2 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答案】A
【解析】B、不合逻辑。 C、成分残缺,“掌握”后缺少宾语中心词。D、“广泛而热烈”和“讨论和思考”搭配不当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答案】D
【解析】A、无中生有,“逐渐走向衰微”原文中未体现。 B、强加因果。C、无中生有,“更似绝句律诗”原文中未体现。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答案】C
【解析】C、“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表述与原文不符。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答案】C
【解析】C、“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表述有误。
三、(每小越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②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棠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弊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情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查,盘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同“悦”,高兴
B.土事不文 花纹
C.下之疾其上甚矣 痛恨
D.宗君而处身 尊崇
【答案】B
【解析】A项中“说”在文言文中多翻译作通假字“悦”。B项中“文”应使用该字的本义名词“花纹”延伸出的动词“文饰”的含义,在高频成语“文过饰非”中有所讲解,而该项中误用了本义。C项中“疾”表“痛恨”在课内“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中有出现。D项中“宗”根据承接的名词“君”,可翻译作“尊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服之轻重便于身 青,取之于蓝
C. 然则曷以禄夫子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 关市讥而不征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答案】D
【解析】A项中“则诸侯其至乎”,“其”表推测疑问,翻译作“那么诸侯大概就会归顺了吧”。后者是代词。B项中“服之轻重便于身”,“于”引出对象,翻译作“服装的轻重是为了给身体带来便利”。“青取之于蓝”,“于”介词,翻译作“从”。C项“然则曷以禄夫子”,“曷以”应为“以曷”,翻译作“用什么”。“以待大王来”的“以”表目的,翻译作“来”。D项“关市讥而不征”翻译作“对关市只盘查而不征税”,根据句义应翻译作转折连词“却”。后者也表转折。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冠足以修敬/ 不务其饰/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B.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C.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D. 夫冠足以修敬/ 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答案】A
【解析】通读全句,可见“……足以……不务……”反复出现,后句“身服”与“首服”相对出现,借助句式前后对仗的原则,可以进行断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想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
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D. 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的政治主张。
【答案】C
【解析】根据文章细节进行判断。
13.翻译下面语句。
(1)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答案】答:(后来)那些不住橧巢的人,是因为要避风雨;那些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
【解析】考察“其”“者……也”“以”的翻译。“其”为代词,可翻译作“那些”,与后文“者”相搭配,可翻译作“那些……的人”。“者……也”是判断句式的固定标志,可翻译作“…是…”。“以”表原因,可翻译作“是因为”或“是为了”。
(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答案】答:主公希望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主公的话过分了。
【解析】本句考察“愿”“致”“过”的翻译。“愿”表“希望” 。“致”有“招致”的含义,在句中可翻译作 “招徕”。“乎”在句末,结合句末问号可知,可翻译作“吗”。“过”可翻译作“过分”“过激”。
(3)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答案】答:这样就算了,即然这样,君子难道就不奢求富贵吗?
【解析】考察“是”“虽然”的古今异义。“是”为代词,可翻译作“这”。“虽然”可翻译作“即使这样”。“独”是反问语气标志词之一,结合句末的问号推知,可翻译作“难道……吗”。
【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像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
晏子回答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诚心于爱护人民,果断地行善,天下人都心怀他们的统治规律而归服于他们的道义,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大众高兴的原因。那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古人曾有用木柴搭巢和挖洞穴居而不厌恶的人,给予宫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宫室,而是共同归向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敬肃之意。衣服的轻重方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后来不住橧巢的人,是因为要避风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因此修建明堂的原则是,地下的潮湿,不能浸出;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能纹饰,木建筑物不能镂刻,指示民众知道节制。等到这种风气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过于足以敬肃的程度,宫室的壮美已过于避开潮湿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钱财很浪费,这是与民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还没有成就治理,希望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耸,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巧妙,花纹彰显的观看而不厌倦,那么就是与民为仇敌了。就像我的忧虑,恐怕国家危险,而主公您也不平安呀。主公希望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主公的话过分了。”
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棠邑。晏子辞谢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十分疲困了;又喜欢游乐与珍宝,用来装饰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离死亡很近了。使其力疲困,使其财用竭,使其身临死境,下面的人非常痛恨上面的人!这就是我所以不敢接受的原因。”
景公说:“这样就算了,即使这样,君子难道就不奢求富贵吗?”
晏子说:“我听说做人的臣子的人,先国君而后自身;安定国家后才考虑自己的家,尊重国君才能安身,怎能说唯独不想富贵呢!”
景公说:“那么我用什么封赏你呢?”
晏子回答说:“君王放宽对渔盐的征税,对关市只盘查而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十分之一的租税;减轻刑罚,犯死罪的人判刑,该判刑的罚款,该罚款的就免了。这三条,就是对我的赏赐、君王的利益。”
景公说:“这三条,我没有什么说的,就听从先生的吧。”
景公按照这三条去做了。派人去问大国,大国之君说:“齐国安定了。”派人问小国,小国之君说:“齐不会侵凌我们了。”
14.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①,诗行和雪缴缠②。一笑琅然③。
(1)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2)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
【解析】
手法1:拟人。诗人看到此壮美的雪景诗兴大发,想要用自己的诗句与这美景去比美、去竞争,风与雪、诗句与雪景交织纠缠在一起,将这一场面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雪景的美丽。
手法2:对比。风与雪搅作一团,诗句与雪景纠缠一起,两个场面进行对比,既突出了雪景之壮美,又表现了诗人豪迈之情。
手法3:虚实结合。雪花与寒风纠缠的画面,此为实景,诗情与风雪争先、鏖战的场面,此为虚景,虚实结合,写出壮美的雪景和豪迈的诗情。
手法4:情景交融。这三句既写出了风雪纠缠交织的场景,又写出了作者看到此景顿生的豪迈之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景与情交织在一起。
【解析】
(1)悲情分析:本作前两句用“孤舟”、“洞庭烟”、“灯火青荧”衬出了客船的冷寂,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表现了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冷清悲伤的情感。
(2)乐情分析:因为朔风的骤起我禁不住推篷远望,这才发现已是大雪漫天。顿时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与飞雪互相纠缠,朗声大笑,心情无比畅然。“争先”,“鏖战”,“纠缠”,“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情感由悲变喜,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畅快淋漓和豁然开朗的愉悦心情。
15.补充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 ”。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 ,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 ? ”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答案】: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2016年名句补充为理解型默写题目,整体难度较小。分别出自于先秦时期的《庄子•逍遥游》、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三道小题分别出自古文、古诗以及词,其中前两句出自于高中课文,而第三句在初中阶段便有所涉及。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根据句子提示,回忆文章内容,准确作答即可。
五、语言运用题: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逃走,不时有鸟儿停下啄食,或是翩然飞起,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前, ① 。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然而, ② 。这种原产于北美东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生”,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食物和休息地。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
【答案】:①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
②比滥捕和偷猎更可怕的,是遍地蔓生的互花米草。
【解析】:这道题取自《崇明东滩 只为鸟儿自在栖》(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1日13版)。贴近生活现实,要求学生能够组织语句、联系上下文,答题需符合语言逻辑和现实思维逻辑。首先,结合文中的“5年前”以及“那时”这两个时间点可以推出当时情况如何,即可对第一处空白作答;第二,提取关联词“然而”与上文中“滥捕”和“偷猎”形成对比,从最后一句提取“互花米草”这一关键词,即可对第二处空白作答。总体来讲,题目难度中等。
17.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要把计划要做的事情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
【答案】:拖延症就像诗人手中无墨的笔,像歌者怀中不发声的琴。它让生活如同即将出海的航母失去了燃料,洪水将来临却未筑好大堤,让生活一团糟乱。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应联系现实生活,结合题目中对“拖延症”的定义进行作答。首先,应明确比拟与比喻是不同的修辞格。(比拟:修辞手法的一种,包括拟人、拟物,是直接把人当作物或把物当作人来写。比喻: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包括本体和喻体两部分,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其次,在答题过程中,应运用修辞手法使表达效果生动形象;注意符合题目要求与现实逻辑,语句通顺,言之有理。
18.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进一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四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进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最新研究著作。请班主任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准时到会。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 和 。(2 分)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 和 。(2 分)
【答案】:(1)极高;一定/务必
(2)光临;奉送
【解析】: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高考重点考察内容,“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呼应和照应;“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按照这三个要求对题目中的词语句子进行排查,即可得出答案。总体来说,难度中等。
(1)选文中“极高”与“盛”语义重复,都是用来形容教授荣誉之高的;“务必”是必须、一定要的意思,与“一定”词义相仿。
(2)“光临”用来敬称他人的来访,多用于口语。“莅临”为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奉送”表赠送,敬辞。联系上下文可知,敬语失当,使用“赠送”即可。
19.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 分)
【解析】本题属于情节作用题,难度易,答题思路为:内容+结构
内容上,情节概括,丰富人物形象;结构上,承接上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突出文章主题。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 分)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 分)
【解析】本题属于句子含意理解题,难度易,答题思路为:抽象问题具体化,提取文中关键词语进行解析。
文章中“栏杆”的含意是什么,吴通过栏杆表现出马骁驭内心情感的变化,逐渐接纳了吴秋明。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 分)
【解析】本题属于句子赏析题(手法题),难度中等,答题思路为:手法+作用+句子分析+表现人物
侧面描写(烘托),通过对孩子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侧面烘托吴秋明的人物形象。
21. 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 分)
【解析】本题属于人物形象题,难度中等,答题思路为:根据描写和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文章情节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吴的形象特征可以是:富有爱心,博学,母性的光辉,细心等。
22. 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 分)
【解析】本题属于文中句子作用题,难度偏难,答题思路为:结构+内容。
结构上。注重分析马骁驭三次心理变化内含的逻辑关系。
内容上。注意总分原则。
总。总体分析马骁驭三次心理冲动对人物形象、主旨的表现作用。
分。找出三次心理冲动对应段落,联系前后具体分析马三次心理冲动的句子,包括:心理冲动产生的原因,对吴秋明形象的表现作用等。
该题型并不陌生,在往年山东卷中也有类似的题型出现(如2015年山东卷《四堡雕版》)。
23、我的行囊,在人生的路上,行囊里有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已经准备却没有用到,有些没准备却用到,有的马上就要用,有的一直陪你走到最后……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解析】从新材料作文角度来看,行囊内携带的东西特别值得我们好好斟酌,在所有的内容中,我们需要格外关注“有的一直陪你走到最后”这句,回扣山东高考改革的基本宗旨,我们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完全称得上是需要跟随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基于山东卷“立德为本”的基本原则,符合山东卷的出题宗旨;从任务驱动式作文来看,材料本身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指令,但材料内部暗含“为什么行囊中有些东西一直陪你到最后?是什么陪你到最后?”这样的指令,而我们需要联系现实生活,从社会角度思考,“我”的行囊中,陪你到最后的到底是什么,社会热点中“互联网+”等创新思维,“中国式过马路”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断舍离”等舍得观,“地沟油事件”等核心价值观念,都可以将现实社会与行囊相联系,体现任务指令的达成和山东高考改革“综合多元”的原则。
济南新东方优能高考语文研究中心
[第一时间]2016高考语文山东卷全试题全解析完美首发版
2016-06-07 21:46
来源:
作者: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第Ⅰ卷(共 36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致、灰
①
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李白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
②
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
③
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④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ēi) 暄哗 B.幢(zhuàng) 宁静质朴
C.伫(chù) 纯粹 D.淳(chún) 淋漓尽至
【答案】B
【解析】A、喧哗 C、伫立zhù D、淋漓尽致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 领略 繁杂 B.幽美 领略 繁复
C.幽美 领悟 繁杂 D.优美 领悟 繁复
【答案】B
【解析】幽美:幽静美丽、幽雅|优美:美好;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悟:领会、理解;繁复:多而复杂|繁杂:多而杂乱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① B.② C. ③ D.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顿号和逗号的误用。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以此划分句子层次。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
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
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
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答案】D
【解析】A、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形容自然美景,搭配不当。B、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不能用于形容灾情,搭配不当。C、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与句意矛盾。D、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食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 1.3 至 2 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答案】A
【解析】B、不合逻辑。 C、成分残缺,“掌握”后缺少宾语中心词。D、“广泛而热烈”和“讨论和思考”搭配不当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答案】D
【解析】A、无中生有,“逐渐走向衰微”原文中未体现。 B、强加因果。C、无中生有,“更似绝句律诗”原文中未体现。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答案】C
【解析】C、“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表述与原文不符。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答案】C
【解析】C、“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表述有误。
三、(每小越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②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棠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弊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情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查,盘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同“悦”,高兴
B.土事不文 花纹
C.下之疾其上甚矣 痛恨
D.宗君而处身 尊崇
【答案】B
【解析】A项中“说”在文言文中多翻译作通假字“悦”。B项中“文”应使用该字的本义名词“花纹”延伸出的动词“文饰”的含义,在高频成语“文过饰非”中有所讲解,而该项中误用了本义。C项中“疾”表“痛恨”在课内“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中有出现。D项中“宗”根据承接的名词“君”,可翻译作“尊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服之轻重便于身 青,取之于蓝
C. 然则曷以禄夫子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 关市讥而不征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答案】D
【解析】A项中“则诸侯其至乎”,“其”表推测疑问,翻译作“那么诸侯大概就会归顺了吧”。后者是代词。B项中“服之轻重便于身”,“于”引出对象,翻译作“服装的轻重是为了给身体带来便利”。“青取之于蓝”,“于”介词,翻译作“从”。C项“然则曷以禄夫子”,“曷以”应为“以曷”,翻译作“用什么”。“以待大王来”的“以”表目的,翻译作“来”。D项“关市讥而不征”翻译作“对关市只盘查而不征税”,根据句义应翻译作转折连词“却”。后者也表转折。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冠足以修敬/ 不务其饰/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B.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C.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D. 夫冠足以修敬/ 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答案】A
【解析】通读全句,可见“……足以……不务……”反复出现,后句“身服”与“首服”相对出现,借助句式前后对仗的原则,可以进行断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想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
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D. 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的政治主张。
【答案】C
【解析】根据文章细节进行判断。
13.翻译下面语句。
(1)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答案】答:(后来)那些不住橧巢的人,是因为要避风雨;那些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
【解析】考察“其”“者……也”“以”的翻译。“其”为代词,可翻译作“那些”,与后文“者”相搭配,可翻译作“那些……的人”。“者……也”是判断句式的固定标志,可翻译作“…是…”。“以”表原因,可翻译作“是因为”或“是为了”。
(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答案】答:主公希望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主公的话过分了。
【解析】本句考察“愿”“致”“过”的翻译。“愿”表“希望” 。“致”有“招致”的含义,在句中可翻译作 “招徕”。“乎”在句末,结合句末问号可知,可翻译作“吗”。“过”可翻译作“过分”“过激”。
(3)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答案】答:这样就算了,即然这样,君子难道就不奢求富贵吗?
【解析】考察“是”“虽然”的古今异义。“是”为代词,可翻译作“这”。“虽然”可翻译作“即使这样”。“独”是反问语气标志词之一,结合句末的问号推知,可翻译作“难道……吗”。
【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像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
晏子回答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诚心于爱护人民,果断地行善,天下人都心怀他们的统治规律而归服于他们的道义,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大众高兴的原因。那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古人曾有用木柴搭巢和挖洞穴居而不厌恶的人,给予宫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宫室,而是共同归向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敬肃之意。衣服的轻重方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后来不住橧巢的人,是因为要避风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因此修建明堂的原则是,地下的潮湿,不能浸出;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能纹饰,木建筑物不能镂刻,指示民众知道节制。等到这种风气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过于足以敬肃的程度,宫室的壮美已过于避开潮湿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钱财很浪费,这是与民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还没有成就治理,希望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耸,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巧妙,花纹彰显的观看而不厌倦,那么就是与民为仇敌了。就像我的忧虑,恐怕国家危险,而主公您也不平安呀。主公希望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主公的话过分了。”
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棠邑。晏子辞谢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十分疲困了;又喜欢游乐与珍宝,用来装饰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离死亡很近了。使其力疲困,使其财用竭,使其身临死境,下面的人非常痛恨上面的人!这就是我所以不敢接受的原因。”
景公说:“这样就算了,即使这样,君子难道就不奢求富贵吗?”
晏子说:“我听说做人的臣子的人,先国君而后自身;安定国家后才考虑自己的家,尊重国君才能安身,怎能说唯独不想富贵呢!”
景公说:“那么我用什么封赏你呢?”
晏子回答说:“君王放宽对渔盐的征税,对关市只盘查而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十分之一的租税;减轻刑罚,犯死罪的人判刑,该判刑的罚款,该罚款的就免了。这三条,就是对我的赏赐、君王的利益。”
景公说:“这三条,我没有什么说的,就听从先生的吧。”
景公按照这三条去做了。派人去问大国,大国之君说:“齐国安定了。”派人问小国,小国之君说:“齐不会侵凌我们了。”
14.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①,诗行和雪缴缠②。一笑琅然③。
(1)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2)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
【解析】
手法1:拟人。诗人看到此壮美的雪景诗兴大发,想要用自己的诗句与这美景去比美、去竞争,风与雪、诗句与雪景交织纠缠在一起,将这一场面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雪景的美丽。
手法2:对比。风与雪搅作一团,诗句与雪景纠缠一起,两个场面进行对比,既突出了雪景之壮美,又表现了诗人豪迈之情。
手法3:虚实结合。雪花与寒风纠缠的画面,此为实景,诗情与风雪争先、鏖战的场面,此为虚景,虚实结合,写出壮美的雪景和豪迈的诗情。
手法4:情景交融。这三句既写出了风雪纠缠交织的场景,又写出了作者看到此景顿生的豪迈之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景与情交织在一起。
【解析】
(1)悲情分析:本作前两句用“孤舟”、“洞庭烟”、“灯火青荧”衬出了客船的冷寂,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表现了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冷清悲伤的情感。
(2)乐情分析:因为朔风的骤起我禁不住推篷远望,这才发现已是大雪漫天。顿时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与飞雪互相纠缠,朗声大笑,心情无比畅然。“争先”,“鏖战”,“纠缠”,“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情感由悲变喜,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畅快淋漓和豁然开朗的愉悦心情。
15.补充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 ”。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 ,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 ? ”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答案】: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2016年名句补充为理解型默写题目,整体难度较小。分别出自于先秦时期的《庄子•逍遥游》、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三道小题分别出自古文、古诗以及词,其中前两句出自于高中课文,而第三句在初中阶段便有所涉及。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根据句子提示,回忆文章内容,准确作答即可。
五、语言运用题: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逃走,不时有鸟儿停下啄食,或是翩然飞起,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前, ① 。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然而, ② 。这种原产于北美东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生”,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食物和休息地。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
【答案】:①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
②比滥捕和偷猎更可怕的,是遍地蔓生的互花米草。
【解析】:这道题取自《崇明东滩 只为鸟儿自在栖》(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1日13版)。贴近生活现实,要求学生能够组织语句、联系上下文,答题需符合语言逻辑和现实思维逻辑。首先,结合文中的“5年前”以及“那时”这两个时间点可以推出当时情况如何,即可对第一处空白作答;第二,提取关联词“然而”与上文中“滥捕”和“偷猎”形成对比,从最后一句提取“互花米草”这一关键词,即可对第二处空白作答。总体来讲,题目难度中等。
17.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要把计划要做的事情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
【答案】:拖延症就像诗人手中无墨的笔,像歌者怀中不发声的琴。它让生活如同即将出海的航母失去了燃料,洪水将来临却未筑好大堤,让生活一团糟乱。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应联系现实生活,结合题目中对“拖延症”的定义进行作答。首先,应明确比拟与比喻是不同的修辞格。(比拟:修辞手法的一种,包括拟人、拟物,是直接把人当作物或把物当作人来写。比喻: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包括本体和喻体两部分,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其次,在答题过程中,应运用修辞手法使表达效果生动形象;注意符合题目要求与现实逻辑,语句通顺,言之有理。
18.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进一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四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进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最新研究著作。请班主任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准时到会。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 和 。(2 分)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 和 。(2 分)
【答案】:(1)极高;一定/务必
(2)光临;奉送
【解析】: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高考重点考察内容,“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呼应和照应;“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按照这三个要求对题目中的词语句子进行排查,即可得出答案。总体来说,难度中等。
(1)选文中“极高”与“盛”语义重复,都是用来形容教授荣誉之高的;“务必”是必须、一定要的意思,与“一定”词义相仿。
(2)“光临”用来敬称他人的来访,多用于口语。“莅临”为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奉送”表赠送,敬辞。联系上下文可知,敬语失当,使用“赠送”即可。
19.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 分)
【解析】本题属于情节作用题,难度易,答题思路为:内容+结构
内容上,情节概括,丰富人物形象;结构上,承接上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突出文章主题。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 分)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 分)
【解析】本题属于句子含意理解题,难度易,答题思路为:抽象问题具体化,提取文中关键词语进行解析。
文章中“栏杆”的含意是什么,吴通过栏杆表现出马骁驭内心情感的变化,逐渐接纳了吴秋明。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 分)
【解析】本题属于句子赏析题(手法题),难度中等,答题思路为:手法+作用+句子分析+表现人物
侧面描写(烘托),通过对孩子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侧面烘托吴秋明的人物形象。
21. 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 分)
【解析】本题属于人物形象题,难度中等,答题思路为:根据描写和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文章情节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吴的形象特征可以是:富有爱心,博学,母性的光辉,细心等。
22. 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 分)
【解析】本题属于文中句子作用题,难度偏难,答题思路为:结构+内容。
结构上。注重分析马骁驭三次心理变化内含的逻辑关系。
内容上。注意总分原则。
总。总体分析马骁驭三次心理冲动对人物形象、主旨的表现作用。
分。找出三次心理冲动对应段落,联系前后具体分析马三次心理冲动的句子,包括:心理冲动产生的原因,对吴秋明形象的表现作用等。
该题型并不陌生,在往年山东卷中也有类似的题型出现(如2015年山东卷《四堡雕版》)。
23、我的行囊,在人生的路上,行囊里有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已经准备却没有用到,有些没准备却用到,有的马上就要用,有的一直陪你走到最后……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解析】从新材料作文角度来看,行囊内携带的东西特别值得我们好好斟酌,在所有的内容中,我们需要格外关注“有的一直陪你走到最后”这句,回扣山东高考改革的基本宗旨,我们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完全称得上是需要跟随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基于山东卷“立德为本”的基本原则,符合山东卷的出题宗旨;从任务驱动式作文来看,材料本身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指令,但材料内部暗含“为什么行囊中有些东西一直陪你到最后?是什么陪你到最后?”这样的指令,而我们需要联系现实生活,从社会角度思考,“我”的行囊中,陪你到最后的到底是什么,社会热点中“互联网+”等创新思维,“中国式过马路”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断舍离”等舍得观,“地沟油事件”等核心价值观念,都可以将现实社会与行囊相联系,体现任务指令的达成和山东高考改革“综合多元”的原则。
济南新东方优能高考语文研究中心
新东方济南学校官方微信:济南新东方 (微信号:xdfjnvfw)
最新考试资讯、报班优惠、出国考试,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